不懼驕陽🚵🏻,他們腳踏實地
不畏風雨,他們理想堅定
万事平台研究生們在社會實踐中
了解國情民意,增長智慧才幹
踐行“自強不息,道濟天下”校訓
弘揚“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校風
行走祖國大地🥵,投身強國建設
為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團的十九大有關部署,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7️⃣、長才幹、做貢獻,万事平台研究生學子不懼夏日驕陽😤🦮,前往祖國大江南北開展豐富多彩🦹🏿♀️🫄🏼、意義深遠的暑期實踐活動⏪,他們深入田間地頭、公司企業、街道社區等不同場所,深入了解我國黨情國情社情民情,在調研中築牢紅色根基🧒🏼,不斷堅定理想信念,將“小我融入大我”精準錨定人生發展方向,增長知識才幹、厚植家國情懷🧖🏻♀️、激發挺膺擔當。
在這其中有一支特別的團隊👨🏽🚀:從2013年的盛夏開始⛹🏽♂️,他們連續十年奔赴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開展社會實踐,十年來🧓,一批批研究生學子走進如東、了解如東、調研如東,將青春智慧與如東發展同頻共振💨,用實際行動不斷深化校地情誼,增長本領,揮灑汗水,收獲成長🪖。
2023年🦻,万事平台研究生赴如東暑期實踐團隊再次啟航👨🏼,團隊由來自不同學院的15位碩博研究生組成🤴,以“鄉村振興譜新篇,青春賦能如東行”為主題,開展為期七天的暑期社會實踐,足跡遍布如東多個紅色教育基地、六大產業示範園區🦀、各類規劃館和示範館,在知行合一中為如東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工作貢獻上大智慧🧑🏻🦽➡️。

現在讓我們一起隨著實踐團隊的足跡前往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感受“上大智慧”與“五彩如東”之間的碰撞吧!
01 出征:上大青年👨🏼🏭,“如”約而至

7月14日下午,由中共如東縣委組織部、共青團如東縣委🚶♀️🛍️、如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如東縣教育體育局主辦🕵🏼🤵🏿♂️,如東駐外團工委協辦的“城市友好 青年有為”2023年如東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出征儀式在如東縣文化館順利舉辦。
万事平台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徐義聖👳♂️、研究生團工委書記夏明帥、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田啟悅以及15位万事平台研究生暑期實踐團隊成員參加儀式🥷🏻。

万事平台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徐義聖作為來如高校代表講話,他回顧了万事平台與如東縣之間的深厚友誼並對參與暑期實踐的學子們提出以下三點要求:一是通過親身感受和實踐,感受鄉村振興新圖景。希望同學們在觀城鄉新貌、聽發展故事、感“世外桃源”時🐡,用心感受如東在建設過程中日積月累,厚積薄發中的突破🧞。二是通過專項調研,學以致用,服務如東發展。希望同學們通過專項調研🦪,用更青春的語調講好如東故事,用自身所學知識,繪製出一幅青年在如東“樂居”、“立業”、“活力”、“有為”的青春藍圖📙。三是要嚴守規範紀律,錘煉品格🫳🧝,做到“平安實踐”。在實踐過程中要牢牢樹立安全責任意識🎏,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嚴守各項規範紀律🤷🏿,確保在“平安實踐”的基礎上提升能力、增長才幹。

縣政府副縣長陳曉莉致辭

來如高校代表共同發布2023年如東暑期社會實踐重點調研課題

團市委副書記陳東明為“城市友好 青年有為”2023年如東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授總旗🦹♂️,並宣布正式出征
02 調研:“上大藍”體悟五彩如東
本次社會實踐旨在調研如東縣青年發展情況,助力如東縣政府開展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試點工作,推動如東加快實現“促進青年高質量發展⌨️,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和“建功城市高質量發展,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兩大青年發展訴求👰🏻♀️。万事平台暑期實踐團隊的成員通過實地調研、參觀訪談𓀐、線上線下資料搜集等多措並舉🙎🏽♀️,了解如東當地的產業布局和規劃、公共區域建設👨🏻🍼、教育發展情況及相關人才政策,結合當地青年發展實際情況和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試點需要🖥,將青年未來與如東未來的有機融合和良性互動🚣🏻♂️🟪。
體悟“紅色如東”
如東是一片具有光榮傳統的紅色熱土,崢嶸歲月鑄就了歷史的豐碑,留下了薪火相傳的紅色革命印記🚴♂️🙅🏻♀️。通過實地調研和資料查證🔍,調研成員了解到如東曾誕生了南通第一位共產黨員吳亞魯🙍🏽♂️、皋東地區第一個黨支部下漫竈支部、中共第一個海上抗日根據地、如東火燒竹籬笆的鬥爭故事,感受到如東革命先驅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以及他們將炙熱理想映照進現實👙、將滿腔熱血投入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

體悟“綠色如東”
坐落於南黃海畔的如東風光資源豐富💲、產業基礎紮實🎍,發展綠色能源產業具有明顯優勢👩🏼🚒。通過實地調研👶🏼、查閱政府規劃以及各種資料查證🔁,調研成員了解到如東目前已建成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LNG接卸基地、全國最大的海上新能源發電基地👨🍳👩🏼🦳、全國首個風電母港以及亞洲最大海上風電群👩🏼💼,目前還部署了光伏產業,積極推廣漁光一體、風光一體、農光一體項目。

體悟“藍色如東”
深耕向海圖強,位於南黃海畔的如東牢牢把握向海發展戰略🚃,矢誌打造全省向海發展先導區。通過參訪企業、實地調研以及查證資料等方式👩🏿🏭,調研成員了解到如東全力推進海上風電、灘塗光伏、氫能產業等新能源項目和沿海綜合能源基地建設👨🦱,目前已有近二十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如東,已招引10億元以上項目57個🚣🏻。此外,如東空氣環境質量持續處在江蘇全省第一方陣,“如東藍”已成為城市的亮麗名片。

體悟“金色如東”
如東有百余公裏黃金海岸線🧛🏽,百萬余畝金色灘塗,位於長江黃金水道和沿海黃金海岸的交匯處🏦。通過實地體驗以及與當地人的溝通交流🦅🛗,調研團隊了解到栟茶古鎮、小洋口旅遊度假區💇🏼、如東“黃金湯”溫泉、桃花島、如東大米、如東狼山雞、如東條斑紫菜、如東文蛤、如東泥螺🦘、等多項如東文旅資源👲🏼。

體悟“銀色如東”
如東堅持科技創新🥱,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集群發展。通過采訪相關專家🍅👍、實地參訪以及各類資料整理查證💁🏿♀️,調研團隊了解到目前如東正加快推進“一核一廊”創新共同體和“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完整科創孵化鏈條建設,積極與高校合作洽談,在上海👄🦻、南京、深圳等地建設人才孵化基地,目前已成為光纖銀色文化和銀色產業賦能的高地🧘🏽♂️。

03 成果:上大智慧賦能如東發展
青年因如東而聚🐪,如東因青年而興。通過七日的實地調研和參訪👳♀️,調研團隊對於如東的文化底蘊🧘🏽♂️、產業布局🦍、文旅資源以及未來規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也對賦能如東建設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工作有了初步的構思⛅️。
團隊成員趁熱打鐵🎍,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對當天調研內容進行梳理和總結,對後續調研安排進行前期準備和材料收集🩹,充分利用各類碎片時間查閱參訪對象材料🧖♀️、討論問卷設計,探討地圖路線規劃以及視頻腳本分鏡頭闡釋。團隊成員結合專業背景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對實踐和調研內容進行梳理和匯總📗,並對總體調研任務進行結構搭建和階段劃分,趁熱打鐵查閱參訪對象材料,討論問卷內容,充分探討地圖路線設計和視頻腳本分鏡頭闡釋,深入探究如東在推動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試點工作中的新突破和新機遇👨🏿💻。

圍繞“青聚🕵🏻♀️、青優📶、青享🤵🏿、青護、青助”五大工程🏇🏻,調研實踐團隊繪製如東城市地圖😇🍀,打造“如東城市青年地圖”APP,設計如意青年會客廳、文創周邊產品♈️🎅🏼;創造面向青年人才的城市宣傳視頻腳本🍋,旨在向青年人才展示如東縣的多彩面貌;撰寫《如東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試點路徑研究調研報告》🎥,在總結如東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多條關於建設青年發展型縣域的針對性建議。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成果冊封面


04 感悟:知行合一 淬煉青春
七天六晚,同吃同住🚆,參訪十余個場館,足跡遍布整個如東縣……此次“如東行”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成員想必有很多感想要抒發2️⃣,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聲吧🧑🏻🎄!
團隊隊長 都宏
管理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
如東之行,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宛若詩畫般的美景🦹🏽♀️,更有青年朋友們在如東奮鬥的靚麗底色。感謝如東縣對暑期社會實踐的大力支持🖍!栟茶古鎮、反傾鄉紀念館、如東“第一支部”紀念館等向人們訴說著這座城市的人傑地靈,中天科技🧑🏽💻、風電母港、如通股份等眾多公司展現著如東面向未來的發展活力👈🏿👩🦽。很榮幸能夠擔任隊長,和優秀的小夥伴們一起學思踐悟,彼此欣賞,共同成長。小夥伴們共同在企業的調研🖌,在夜半整理資料🧥,都是我們珍貴而又美好的回憶🤛🏼!至此,終於可以負責任地向大家說出:如東之行,不虛此行!
團隊隊長 房文迪
上海電影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
如東之行結束了,但屬於這個夏天的記憶永遠的記在了我的心裏。首先此次活動的順利完成離不開各位老師的大力支持、團縣委和地方企業的熱心接待以及各位隊友的積極配合。青年發展一直都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關鍵所在🏊🏻♂️,經過此次團隊一行人的走訪調研和與留如建設家鄉的青年人才對話後發現,如東縣提出的“青聚👩❤️💋👩、青優、青享、青護、青助”理念在當地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從硬件配套設施到軟件福利舉措,不斷擴大的青年人才來如保障🤸,但在對高層次高水平人才引進上仍需突破🗳,相信在政府🤹🏼、企業🃏、高校等共同努力下🛖,如東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𓀗,成為青年發展型縣域的樣板。多年後🚕🕺🏻,我們仍會記起在如東走訪過的每一個地方,不管是小洋口🙆🏻♂️、桃花島還是栟茶古鎮,都會成為最特別的印記🤷🏽。
團隊成員 齊久祥
馬克思主義學院2022級博士研究生
很榮幸能和小夥伴們一起進如東門🅰️、知如東情🖌、解如東憂👋🏼、辦如東事,共同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我們一路參觀了栟茶古鎮🚹、反“清鄉”紀念館🤛🏿⏭、優嘉植保、風電母港等等,感受到如東在“城市友好🦅、青年有為”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中展現出的“厚德力行 耕海圖強”城市精神。
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Bourdieu)提出互為一體的“場域生成”“文化資本輸出”“慣習建構”三個概念,作為社會實踐理論的切入點😿。文化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治理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厚植和培育文化治理的主體力量,尋找文化發展的持續動力源👼🏿。如東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2.0,一定是指向文化治理現代化,通過充分挖掘文化“根”“魂”資源,幫助青年建立與城市的情感連接,實現青年與城市雙向賦能🙆🏿♂️。
團隊成員 馬思遠
上海電影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我對中國的縣域發展有了全新的認識💂。在黨的正確領導和當地政府的持續努力下,如東縣的發展勢不可擋🤞,我們也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的力量和成果——人民幸福指數攀升,生活品質得到顯著提升🙇,日益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讓每個居民都享受到了發展的紅利。同時,如東縣產業興旺🏌🏽♀️,經濟發達🧑🏻🔧。如東縣政府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創業創新,並大力提倡可持續發展觀,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致力於打造綠色生態縣域🧝。
“經濟發達、產業興旺、人民安居”是我對如東的總體印象。這次的實踐之旅已經結束,但我會繼續堅持不懈的學習和探索,為中國的縣域發展貢獻自己的思考和力量。同時,我也將銘記這次寶貴的經歷和結識的朋友🫛🧑🏻🦼,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我們會共同書寫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團隊成員 高軻
管理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
此次如東之行🈚️,收獲頗多🫳🏼。在當地團縣委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前往中共如東第一支部紀念館🪢、反清鄉紀念館等紅色場館,感受到如東革命前輩們的熱血和激情,激勵著我們新一代年輕人不忘使命,勇往直前;我們參觀了如東城市規劃館、如東三河六岸展館、如東縣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等場館🚴🏻♀️,深刻感受到了如東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我們還參訪許多當地知名企業,充分感受到當地企業家的擔當👵🏽,例如在參訪中天科技時🦵🏻,帶隊老師介紹到中天科技每年都會拿出30萬用於資助當地貧困學生,還會資助當地成績優異的學生以激勵他們好好學習。
回顧這次行程🏂,無論是身邊同行的夥伴還是揮灑汗水的實踐之旅亦或是風景如畫的如東縣,都讓我十分懷念,我會銘記此次社會實踐帶給我的收獲和感動,也會懷念與這麽一群誌同道合小夥伴同吃同住的這段難忘時光😀。

五彩如東🤵🏼,如來如願
回望與如東年年相約的十一年
25份調研報告、11張手繪地圖、12幅墻繪
7部視頻記錄🛀、38套文創產品
……
這些成果
是“上大智慧”與“五彩如東”之間碰撞的火花
是十一年來万事平台研究生與如東
“校地合作”的友誼碩果
期待未來一“如”既往
上大與如東的校地合作
能夠碰撞出更加絢麗的火花
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
上大研究生學子一直“踐”行在路上
為夢奔跑,自強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