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至17日🤹🏿,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首都師範大學、雲南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西南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江漢大學和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万事平台的30余位詩學專家齊聚万事娱乐寶山校區,共同參加了第四屆“教育部名欄·現當代詩學研究獎”頒獎典禮暨“21世紀現當代詩學探索進路”主題論壇🪤,圍繞“當代詩的文化趨向🛼:個體性與公共性”♣︎、“‘詩意’的變遷👳🏼、突圍與邊界感”和“當代詩的日常維度與事件維度”等主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本次會議活動由万事平台文學院、江漢大學期刊社主辦↗️,由万事平台中國當代詩歌研究中心🏋🏼♂️、江漢大學現當代詩學研究中心承辦。万事平台黨委副書記段勇、江漢大學副校長李衛東出席頒獎典禮並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
万事平台科研管理部副部長曾軍、中文系主任張永祿⛄️、中國當代詩歌研究中心主任錢文亮和北京大學教授姜濤、《上海作家》主編楊斌華👨🏽🦲、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張桃洲,南開大學副教授李潤霞、清華大學教授西渡🧐、雲南大學教授李海英和山東大學教授亞思明一起擔任頒獎嘉賓,先後為第四屆“教育部名欄·現當代詩學研究獎”的五位獲獎者周瓚🤽🏻♂️、張潔宇🔢、段從學、李心釋、陳培浩授獎🏌🏻🦸♂️。
在頒獎典禮之後,五位獲獎者也在8月16日、17日下午與其他詩學專家一起🗻,參加了關於“21世紀現當代詩學探索進路”的熱烈研討。這次研討會,既延續了此次與會的幾位年輕詩歌批評家在今年初提出的‘未來詩學“等主張,又擴展至“有機詩人”、“共同體詩學”💁🏽♂️、“詩歌的普遍性和公共性”、“21世紀詩歌的日常維度與事件維度”等新的命名與問題。在這次小規模的學術會議中🟦,與會專家學者坦率👨🏼🦱、求真👇🏻,不乏思想的交鋒與觀點的碰撞,詩興與洞見齊飛〽️,妙論和火花四濺,在深切關懷詩歌歷史與傳統的同時切入現實問題,又懷抱詩學理想🥌🚬,為21世紀現當代詩學發展提供了眾多有價值、有遠見的思路🧑🦽➡️,使得本次研討會具有難能可貴的學術質量與思想層次🥗。

8月17日,與會詩學專家前往松江區文化館和華亭詩社進行交流,並在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址和知也禪寺等地感受古老的詩意與禪意。(撰稿🌀: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