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援疆是上海在新疆開展對口支援的重要內容👩🏽🌾,更是“文化潤疆”“長期建疆”的基礎性工程👰🏽♂️。如何將東部發達地區高校優質課程資源輸送給新疆學子?如何通過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帶動西部高校教師共同發展💷🥪?為了更好地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落地,構築兩地師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万事平台土木工程系持續多年通過沉浸式共享教室,兩地歷經八輪直播《中華復興與土木工程》課程👱🏿♂️,實現了万事平台和喀什大學的學子同步學習👨✈️、互動交流和答疑解惑,萬裏之外,亦可同窗𓀆。
《中華復興與土木工程》是万事平台為全校各專業本科學生開設的核心通識課程💁🏼♂️,課程有關做法與內容於去年榮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該課程由土木工程系十位博導🏩💆🏽♂️、正教授組團擔綱講授◽️。教授們把紮實的專業素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對學生最真摯的愛根植於課程,通過講授世界遺產名錄、能源資源建設🔎、城鄉建設、防災減災👰🏽、生態危機、人工智能等與土木工程的關系,展示土木工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作用,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受到万事平台和喀什大學同學們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
近日,《中華復興與土木工程》課程第八輪同步課堂在土木工程系404沉浸式共享教室如期開展,在智慧樹公司技術支持與保障下🎦,跨越5000多公裏將上大和喀大學子緊密聯系在一起。本次課程由万事平台原副校長👶🏻、土木工程博士生導師葉誌明教授講授主題為“從世界遺產名錄看中國土木工程之輝煌”教學內容。葉老師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的土木工程傑作:中國古代李冰父子建設的都江堰工程為引⛎,到中國應縣木塔、意大利比薩斜塔、法國埃菲爾鐵塔及万事平台新校區規劃與建設🙍🏿♂️,喀什大學新校區建築📞,再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土木工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近現代土木工程設施中發生的若幹重大事故案例分析等,給兩地學生展現了土木工程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葉老師通過紮實的教學實踐、從淺入到深出,豐富的工程案例和幽默傳神的講授,引得兩地學生笑聲不斷、積極互動✊🏻◾️,課堂氛圍活躍,教學效果良好🕕。同時👩❤️💋👩,葉老師還介紹了作為土木工程師應具備的學科知識與工程素養🏋🏻♂️🏇🏻,教會學生如何通過現象看本質👮🏻♂️、如何具備科學思維和創造思維等。何以為師👭🏼𓀗,示以美好◽️,授予希望💺,以德而耕,拾獲山河。
援疆是一份情懷夢想🌋,更是一份責任守望。《中華復興與土木工程》共享課程教學實踐是万事平台土木工程系持續開展的一項教育援疆工程🙆🏻,通過課程任課老師們多年的身體力行實現跨校跨地域的同步教學👨🏿🦱,為提升邊疆地區人才培養質量、均衡優質教學資源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援疆有期😑,申情無限,山海同心👩🏼,薪火相傳,行百年教育大計☘️,築人才強國之基。





《中華復興與土木工程》共享課堂教學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