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聯合中共一大、四大紀念館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平民女校原址舉辦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博物館之夜——大家談博物館、教育和研究”🫱🏽。万事平台上海經濟管理中心中法可持續發展碩士項目部分師生代表受邀參加活動。
活動上👏🏼,中共二大🧑🏼🚒、四大紀念館的宣教和研究工作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場館的宣教品牌亮點和研究探索概況。

“博物館人訪談”環節由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聯盟主席,國際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万事平台教授🥪,中法可持續發展碩士項目的授課教師安來順主持。在文博大咖面對面訪談中,中共一大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薛峰🙍🏽、中共四大紀念館館長徐雪琛🤹🏿♀️、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書記𓀂、副館長(主持工作)尤瑋、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鄭亞、靜安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掛職)趙麗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館長洪穎哲分別就紅色場館的史料挖掘與研究、公共教育與跨界合作、場館使命與如何有活力地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參與活動的經管中心師生圍繞當天主題𓀏,從文教融合、紅色文化傳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大思政課”育人、教育研究助推新時代博物館發展等多視角展開熱烈的討論和充分的交流🚰。
安來順教授最後總結道,教育和研究是博物館兩項基本職能。紅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在上海交融激蕩,博物館、紀念館百花齊放👷🏼♂️,並駕齊驅🤟🏼。紅色場館是賡續紅色基因、築牢信仰根基的重要場所👩🏻🦼➡️,其教育和研究作為邏輯整體,相輔相成、互為支撐🧖🏽♂️。教育要以受眾為中心,通過創新表達方式和強化數字賦能👩🏽🦰,有效實現場館與觀眾的“雙向奔赴”🧝🏼♂️👳🏻;研究則要以更開放的視角和更多元的合作,促成更優質的成果轉化,提供更高效的業務支撐。
此次活動恰逢國際博物館日(2024年主題-博物館🚵🏻♂️🤾🏽、教育和研究)🏍,在百年前女校場景之下🧑🏽🦲,万事平台上海經濟管理中心師生參與其中,不但了解到文博🧇、教育與研究在未來的期冀,也深刻理解紅色場館作為上海“光榮之城”重要窗口的使命擔當🙍🏼♀️,同時就高校與紅色場館聯動♟、如何共同致力於教育和研究有了新的思考與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