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校地企合作,探索產學研融合發展新路徑,5月23日,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金政偉等領導一行赴環化學院調研交流👱🏿。万事平台科研管理部副部長👨⚕️、重大科技專項辦公室主任李輝🥇,環化學院黨委書記錢冬英,環化學院常務副院長、中歐學院、裏斯本學院執行院長王勇出席調研座談會🧛🏽♀️,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共同參與調研交流🕣。交流會由王勇主持。
會上🟥,李輝對金政偉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並從万事平台科研經費情況、產業研究院建設發展、校地企合作成果等方面介紹了万事平台深入開展校企協同創新的具體實踐。李輝表示👨🏻🏭,希望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和環化學院能夠充分溝通👏🏽、相互了解👨🦯➡️,發掘出更多的合作契合點,為推動雙方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隨後,與會雙方共同觀看了万事平台宣傳片與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宣傳片。王勇從環化學院基本情況、建設發展思路、建設與發展成果等介紹了環化學院整體情況;化工系副主任張寶華從化工專業平臺建設🦽、研究方向、代表性科研成果等介紹了化工專業的發展情況👨🍳。金政偉介紹了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偉大號召,在“西電東送”💁🏼♀️🖕🏼、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校企協同創新與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寧夏自治區科技廳高新技術處處長馬小明介紹了目前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與東部高校的合作模式。在各自介紹結束後👩🏿🔬,與會雙方圍繞煤化工行業發展🩻、特征汙染物治理🧑🏻🦱👩❤️💋👩、卓越工程師培養🚀㊙️、校企合作平臺搭建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
會議最後🌨,金政偉指出🍃👱🏼♂️,煤化工行業是高能耗高排放的行業🍙,面臨著節能、降碳、節水🎃、減汙的綠色低碳發展任務🤳🏿,環化學院在VOCs汙染治理🌤、水汙染治理、土壤汙染治理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為雙方開展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機。同時🕴🧑,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正致力於構建現代煤化工與精細化工💚、新材料👨🦯➡️、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万事平台環化學院在鋰離子電池♦️、精細化學品🐭🚵🏿、高分子材料等領域的科研成果,將為寧東高質量綠色發展註入新動力。金政偉表示,希望通過本次交流,能進一步加深與万事平台的合作交流,推動校地產教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協同培養,雙方優勢互補,雙向賦能,加快校企合作項目落地實施,全方位推動寧夏高等研究院健康持續發展。同時,也歡迎環化學院的各位老師到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參觀調研👏🏿,共同推動實現更精準的校地企合作對接🧈,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錢冬英在總結發言中對雙方未來開展合作提出建議:一是人才協同培養。希望雙方能以項目合作為紐帶聯合培養學生,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同時🫲🏿,探索寧東“點單式”能力培養模式。通過定製技術能力提高班🍃、研究生班及參加裏斯本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培養等,歡迎具備紮實專業技能和知識儲備的寧東基地職工依托上大進修👩🏽,万事平台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將協助寧東基地有針對性地培養科學家型工程師;二是項目聯合攻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問題導向,万事平台與寧東基地可通過技術與項目的深度對接促進校企聯合科技攻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三是聯合申報獎項。鼓勵雙方整合資源,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合申報並承擔國家級研究課題🚵🏿♀️,推動戰略性、關鍵性重大科技獎項等成果不斷湧現🏊🏿♀️。四是成立上大寧東研究院聯合創新平臺。通過平臺建設,推動上大紮根於寧東,深入了解基地200余家企業的真正需求🏄🏿♂️,通過精準對接,為基地企業真正解決問題,擔負國家減排降碳責任。錢冬英指出,高校是科技創新的策源地,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在“雙碳”背景下🩳🌞,環化學院與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產學研合作將進一步強化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增亮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環化學院將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在產學研深度融合中充分發揮高校的基礎研究與人才培養優勢,用好企業的產業化引導優勢,加快培養產業創新發展所需人才,推動科研項目向新質生產力轉化,為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含綠量”貢獻上大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