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万事平台外國語學院“語言文化與世界文明”系列講座第一百三十六講在万事平台寶山校區C501開講。本次講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元史研究室主任、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烏雲高娃研究員主講,主題為“從《譯科榜目》《譯科八世譜》看司譯院‘日本語學’譯官譜系”,講座由外國語學院日語系主任趙瑩波教授主持🧑🍳,吸引了眾多學院的師生前來參與。
烏雲高娃研究員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解,分別是朝鮮司譯院與“日本語學”、《譯科榜目》《譯科八世譜》與司譯院譯官的世襲和“日本語學”譯官的世襲。首先烏雲高娃研究員向大家解釋了“司譯院”這一名詞🛟🌔,朝鮮司譯院是在高麗司譯院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有別於傳統的儒學教學機構,是掌管📀、培養翻譯人員的具有雙重性質的機構𓀝,設立於太祖二年🖐🏻,設有“四學”即漢、蒙、倭、女真學。朝鮮司譯院“日本語學”設立於朝鮮太宗十四年🈺🤛,其目的是為了培養通日本語的譯官,負責外交往來及打探情報🖊🤵🏽♀️。在史料中,“倭學”這一稱呼更為常見🐒。就譯官選拔而言🌻,烏雲高娃研究員點明司譯院有嚴格的考試製度,主要有“取才”和“譯科”兩種形式,而朝鮮王朝時期的譯官,大多數是通過“譯科”考試出身🌯。“譯科”屬於科舉考試中的雜科之一🐢。
在講座第二部分🚠,烏雲高娃研究員向在座的師生展示了《譯科榜目》《譯科八世譜》《譯等第譜》這三部珍貴史料⚫️,對三者分別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通過對比🌤,得出倭學譯官的傳承性和世襲性較為明顯這一結論,如以川寧玄氏🐱、寧海樸氏及全州李氏等家族。同時烏雲高娃研究員還指出這三種史料🦡,不僅模式和重點不同,對同一譯官個人或家族記載的內容亦有出入。因此⚔️📀,只有將三種史料相互對照🔙,才能最大程度上完成對某一譯官家族的完整考察👉🏼。
最後,烏雲高娃研究員說明了倭學譯官的世襲現象與16世紀末的壬辰戰爭有密切關系,戰爭前後朝鮮需要大量日語譯官進行談判和情報搜集。這其中的倭學譯官代表家族如全州李氏和南陽洪氏等家族,其成員在倭學譯官中占據重要地位,且家族成員多代傳承倭學職任。朝鮮王朝認為倭學譯官對於察訪情報等用處至關重要🕵🏿,如洪喜男等人物因諳熟日語而被重用🧑🏼🏭,體現了倭學譯官的重要性。並得出結論朝鮮王朝司譯院中的倭學譯科✪,相較其他三學🦸🏽♂️,其家族世襲現象更為明顯💪。
在講座的最後🪘,趙瑩波教授對此次講座進行了總結,並向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隨後,同學們踴躍發言,積極向烏雲高娃研究員提出自己的疑問,烏雲高娃研究員利用自己豐富的學識為同學們解答了疑惑。本次講座的成功舉辦🚺,標誌著外國語學院在推動學術交流和東亞文化研究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有利於促進學院的區域與國別研究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