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秘書處辦公室主任、《高校輔導員》雜誌常務副主編夏曉虹在校本部行政樓報告廳為全體學生政工幹部作了題為“落實職業能力標準⚛️😕,提升輔導員科研素養”的專題報告,研究生工作部部長林海霞、學工辦主任王軍華與全體學生政工幹部與會👧。
2014年是思想教育學科建設30周年,也是16號文件頒布十周年,學生德育工作面臨跨越式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德育工作隊伍建設越來越為國家重視。2014年3月,教育部頒布了《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以此構建高校輔導員隊伍能力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推動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為了更好地推進万事娱乐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為人才培養中心工作服務💩,學生工作辦公室借助舉辦上海高校輔導員思政研究能力提升專題培訓之機,邀請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夏曉虹老師結合能力標準與能力大賽⛹️♂️,解析新時期輔導員的職業發展路徑🚒。
夏老師首先以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清華大學彭淩、東北師範大學曹威威為例,談當前輔導員隊伍建設和科研素養現狀📢,她認為“從整體看👨🏼🦰,整個隊伍的學歷有所提高🧔🏼♂️,年齡結構、學緣結構、知識結構日趨合理。從個體看,表現出良好的政治素養🌿、科研能力🦜、工作作風😦,能夠把握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和成長規律,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基本理論和工作手法運用得當。”其次✊,她又以全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為切入點🧒🏽👨🏻🦳,指出輔導員在政治素養、政策水平、理論水平🐂👩🏻🏭、相關學科知識💶、表達表現能力、應變能力和運用新問題開展教育能力還有待提高。她認為輔導員要具備不可或缺的專業知識🙇、善於利用優質資源🪶、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和專業資源、開展科學研究、參加行業組織活動來提升科研素養🏊🏼♀️,包括增強道德👩🏼💻、知識水平、科研能力、研究質量和工作質量等方面。她告訴在場輔導員,培養和提升科學素養是一個長期鍛煉和學習所能達到的♧,將對輔導員工作起到長期持續的影響甚至決定作用𓀂。
最後🧙🏼♂️📔,夏曉虹主任以高校輔導員誓詞為本場報告結尾。她語重心長地重申了高校輔導員共同的職業目標和價值追求,鼓勵青年學生工作者在輔導員崗位上能做出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