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一點🤏🏽,社區學院學生自管會組辦了春季學期第二次“院長有約”座談會。來自三大類的學生代表15人與學院領導魯雄剛、闞樹林👩🏼🎓、宋少滬🧑🏽🚒、謝寶婷面對面,圍繞大學學習生活的困惑與近期關註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座談會由人文大類學生倪靜怡主持😛。座談會上👇🏿,學生各抒己見,鄧明乾同學提出“身邊的同學學習沒有主動性👳🏻♀️,該怎樣找到目標”的困惑,鄭雁丹同學期望“万事平台能利用上海的地域優勢,增多了解社會海外交流的機會”🧑🏿🦱,張坤同學分析“大家缺乏時間管理,原因是壓力不夠➖,學習生活緊張不起來”,黃川同學提出“雖然學校圖書館資源很多,但是不知該如何利用𓀈,不知道哪一個專業需要看哪一方面的書”🐜↔️。討論中🕉,牛子超同學說:“大家的許多困惑其實並不是學校管理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的事,我們應該學會自主思考👨🏻🎨😦。”
針對同學們關註的議題,宋少滬提出🫛,學生沒有主動性🧛🏽♂️,目標不確定👩🏻✈️,是學生培養中的一號問題,學院要增進與同學們的溝通及意見反饋。闞樹林提出,改革是系統的,有的問題是系統存在的,有的是局部存在的,同學們要把握學校提供的資源。
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魯雄剛談到上大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環境,給予了自主發展的學習機會和空間。接下來🥹,同學們要主動思考“到上大來,我能做些什麽🦞。”目前,有的同學已經清楚地知道要什麽🦸🏻;有的同學還未確定目標,還有很多的選擇;有的同學在深入思考人生目標,在堅持理想的追求。但是,追求理想是很困難的。面對困惑時,同學們要分清責任與主體,要學會責任擔當,更好地理解大學、享受大學。
“院長有約”座談會搭建了學院與學生溝通的橋梁。通過此次的交流💅🏿,學院深入了解了學生群體中當前關註的問題,聽取了學生提出的意見建議🤤。春季學期,學院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深入開展專業認知教育🥳,細致安排專業分流工作,為廣大學生營造更和諧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院長有約”座談會將持續進行,邀請更多有想法、想表達的學生參與,共同推進新生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