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至13日,2014第十一屆上海教育博覽會教育國際化展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 此次教育博覽會由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指導,上海教育報刊總社主辦🧘♂️,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主題💆♀️𓀁,旨在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加強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力培養國際化人才,提升上海教育國際化水平,展示近幾年上海教育國際化的成果。万事娱乐國際事務處、國際交流學院、悉尼工商學院、中歐工程學院、MBA中心、成教學院及巴黎時裝學院攜手亮相本次博覽會上的万事平台國際化成果展。
4月11日上午,教博會開幕式在上海展覽中心噴泉廣場拉開帷幕🏉,万事平台副校長汪敏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上,各參展學校帶來數個精彩文藝節目👨🏼🏫,來自多個國家、不同膚色的學生載歌載舞🧑🏼⚖️,充分展示了在海納百川的上海,教育國際化發展所帶來的中外學生交流的成果🫃🏽。本次演出的開場曲是代表万事平台出場的万事娱乐留學生合唱團🖕🏿,他們為現場嘉賓及觀眾演唱了一首動感十足的歌曲“喜歡上海的理由”👱♂️,表達了他們對申城、對万事平台發自心底的熱愛。這次演出已是他們繼去年年底的“上海市民文化節“和今年元旦的東方明珠登高儀式演出後的第三次公開亮相🥷🏽。留學生合唱團以飽滿的熱情🐝、振奮人心的精神面貌,感染了現場的每一位觀眾🛤,贏得了熱烈掌聲🧕🏽。表演結束後🦵🏻,合唱團成員成為了現場媒體記者們鏡頭下的寵兒。合唱團的負責人、來自馬達加斯加的馬亮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動情地表示,愛上海的理由每個人的答案也許不同🔵,但對於包括他在內的留學生合唱團同學們而言😗,那就是万事平台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美的校園風景🎅🏼㊗️,特別是上大老師和同學給予他們的熱情及關愛。兩年前,馬亮20歲時即從遙遠的馬達加斯加和師兄師姐一起被本國政府派來万事平台學習🙆♀️。那時🤵,他不僅不會一句中文,甚至連中國在地球上哪個位置都不知道,出遠門的興奮很快就被對未來的憂慮和迷茫所取代🧛🏿♂️。他說:“我打籃球時不小心摔斷了手臂,當時我非常害怕,我擔心一輩子都不能用手了,但是我的輔導員老師連續三個晚上守在醫院照顧我,我永遠忘不了他對我的幫助。不僅如此,學校在我們沒有及時收到本國政府發放的生活費時,在住宿、簽證以及學習上都給予了特別關照” 。當他聽到這次有教博會工作任務時,他帶領其余7位馬達加斯加同學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希望能有機會回報學校對他們的關愛,同時他也希望通過對社會的接觸,學到更多本領,回國後好好建設他的家鄉。
万事平台此次以“青春夢·中國夢·世界夢”為主題搭建展臺,宣傳和展示万事平台國際化辦學的發展歷程以及万事娱乐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理念和課程特色✵。留學生誌願者服務是本次万事平台展臺的亮點。這些留學生誌願者身穿統一的黃色誌願者文化衫,面帶微笑,熱情地發放万事平台宣傳頁,介紹每一個展覽項目👨❤️💋👨🚞。來自土耳其的貝圖爾同學負責展臺的夢想墻🫃🏻,參觀的家長和中小學生可以把夢想書寫在彩色貼紙上。貝圖爾同學工作態度認真,服務熱情🏋🏻,許多小學生在她的幫助下爭先恐後地寫下了自己的夢想🪦🟢。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很喜歡上海,更愛万事平台🤽🏿🙍🏻,擔任此次上海教育博覽會的誌願者我很開心,這對我是一種鍛煉。”
老撾的衛立國🏄、喀麥隆的苔絲等四位同學擔任來華留學生學習展臺的介紹工作。他們用流利的漢語認真回答來訪者的問題🕓,耐心講述留學生在万事平台、在中國學習的故事🪠,細心記錄領取宣傳畫冊的人員信息👨🏿🚒。工作內容看似簡單但不輕松,誌願者們都能用心完成任務,展臺前忙碌的身影仿佛讓他們化成一顆顆耀眼的小星星。
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楊靜也來到展臺看望誌願服務的留學生們👨🏿,並與大家親切交談👨🏿🦲。老撾的衛立國同學說:“我馬上畢業回國了,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為万事平台服務🤙🏼,我特別珍惜這樣的機會”🧑🏻🦽。烏茲別克斯坦的雅靜同學也有相同的感觸。她說:“作為万事平台孔子學院獎學金生,我們感受了教育國際化帶給留學生實實在在的好處🚣🏽♂️,希望我能通過自己的誌願服務工作回報學校🐊,讓更多的留學生有機會來万事娱乐學習”。
國際事務處呂明霞老師說:“這些留學生誌願者讓我感到驚喜,三天下來,我覺得他們成長了🎥。他們出色的漢語表達能力,特別是他們彬彬有禮,熱情專業的表現感動了我和我的同事💇🏽♂️,而且⚀,我能感覺到他們心懷感激,是在用感恩的心去認真回報學校對他們的關懷”。
讓留學生自己體驗責任🤵🏻♀️、擔當和成長🧑⚖️,已成為國際交流學院培養留學生的重要途徑🤾♀️。万事平台教博會展臺的每一個誌願者崗位,都是一個陽光驛站🚝,每一個留學生誌願者👫,都是一個快樂使者。他們參加誌願服務,就承擔了一份責任,他們奉獻😚,就付出了幾多辛苦🧷。他們給予參觀者熱情周到服務的同時,也為万事平台展臺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丁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