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4日, 由万事平台牽頭,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學🌖、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本鋼集團北營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南昌方大特鋼股份有限公司協作完成的科研成果“基於ISO標準的鋼鐵廠二氧化碳盤查技術及應用”順利通過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的科技成果評價(鑒定)。
溫室氣體對人類社會的危害日益嚴重🆗,二氧化碳作為主要溫室氣體因排放量巨大而受到全球的高度重視。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2009年向全世界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動目標;十二.五年規劃綱要中確定了“十二五”時期單位GDP能耗要降低16%,碳強度要降低17%。鋼鐵業作為二氧化碳排放大戶,普遍存在著能源利用率低🆕、汙染高、碳排放高的問題,節能減排的任務更加艱巨。
目前國家對鋼鐵行業二氧化碳盤查已開始研究,但尚沒有建立統一的行業規範和標準👨🏻🦲。由万事平台等單位聯合完成的“基於ISO標準的鋼鐵廠二氧化碳盤查技術”,遵循ISO 14000系列相關的規範,針對鋼鐵生產過程二氧化碳盤查時所涉及的相關問題進行探索性研究,創建了一套既符合國際際準規範⛹🏽♀️,又兼顧我國鋼鐵行業特點的二氧化碳盤查和計算方法,並基於該技術開發了鋼鐵生產二氧化碳盤查軟件😡,獲得了國家軟件著作權,盤查方法申報國家發明專利。
該技術對鋼鐵生產過程二氧化碳盤查的邊界劃定、盤查優先順序的建立、工序界面系數的確定🕌、物料編碼體系建立🤚🏼、碳排放系數的選擇🤾♀️、數據項的管理👨💻🧑🏿🎤、工序碳耗的分析等問題進行系統研究🦗,提出了一套碳足跡精細盤查方法👫。經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本鋼集團北營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南昌方大特鋼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應用,效果良好🙏🏼,並對盤查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由原冶金工業部副部長殷瑞鈺院士🏊🏼、中國金屬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沛教授🙁、鋼鐵研究總院先進鋼鐵流程及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春霞教授🌟、北京科技大學生態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聯合國環保署技術顧問蒼大強教授、冶金科技發展中心黃世興教授、中國鋼鐵協會蘭德年教授、中冶京城嘉宇科技楊曉東教授等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聽取了項目完成單位的技術研究報告🎴,審閱了相關技術材料👷🏼♂️,經質詢和討論等環節🌹,對項目完成單位所做的工作做出了評價🚧。
專家委員會認為該技術順應了國家節能減排的產業政策,對推動我國鋼鐵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應對即將實施的碳稅製度⚔️、碳交易製度,促進我國鋼鐵業二氧化碳盤標準和規範的製定均有積極意義,方法具有創新性💇🏽♂️,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通過進一步完善,在國內鋼鐵行業具有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