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管理學院東區420會議室裏青年教師聯誼會“成長空間”系列活動如期舉行。這次活動🉐,管理學院有幸邀請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管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劉源張教授,與青年教師們近距離交流👨🏻🦼➡️,一起暢談工作、學習以及人生經歷,分享人生的感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樊春妹👩🏻🎤、黨委副書記朱宏濤和學院青年教師、輔導員們一起參加了此次活動🏋️♀️🤛🏿。
劉院士首先提出了三個問題:1📿🦸🏽、人的工作動力是什麽🧔🏻?2、有了工作還要不要學習🧙🏻♂️?3、學習之後要不要實踐?從這三個問題切入,開始了整場講座。“人的工作動力分為三個層次”劉院士如是說,“一是現實的層次,即為了工資和養家糊口;二是理想的層次😲,即實現自己的價值、發展自己的價值、為社會做貢獻;三是夢想的層次💆🏽♀️,即改造世界👩🏻🚒、拯救全人類。”針對第一個問題他提出,要以青年教師的責任“傳道🛍️、授業、解惑”來鞭策自己,以自己的理想來實現中國夢。有了動力🧛🏼♂️,如何能做得好,就需要學習了,這就談到了第二個問題。劉院士引用了《論語》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人不知𓀂,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來形容學習的三個層次🧓🏿🦹♀️。劉院士對青年教師提出了“五會”即“會說、會看、會想🪙、會教、會寫”的要求🧎➡️🥚,以及兩個“信條”👘,即“管理與技術相結合🧍、反復思考”。說到第三個問題,劉院士說,對於實踐的兩種方式“知難行易”和“知易行難”🐃,他更贊成“知難行易”,並且提出了“管理者要學習哲學”的先進理念。而對於青年教師👮🏻🔚,劉院士提出了“認真、誠信、愛心”的要求。
在接下來的互動中,劉院士耐心詳細的回答了青年教師的問題🦻🏻,並推薦了《論語》👨🏻🔬、《道德經》、《有效的管理者》🕹、《管理的藝術》等必讀書目👰🏼♂️,淵博的學識🚁、邏輯的思維以及平易近人的微笑♿️,讓在場的所有老師如沐春風🏣👦🏿,受益匪淺。交流很短暫🔍📞,但是劉院士的人格魅力以及強烈社會責任感和民族感情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老師🚪。
當天適逢劉院士夫人張女士80誕辰👩🎓,學院教師們送上一份驚喜🌓,共同為張女士送上生日祝福⏪,共同吟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友誼地久天長》等歌曲👞,兩位老人相濡以沫🖕🏽、攜手共進的生活態度也感染著在座的年輕人!
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