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外國語學院翻譯沙龍在C五樓會議室舉行“語境·譯者·譯文—王爾德作品在中國(1909~1949)”主題講座,講座由袁麗梅博士主講,我院教師和研究生參加了講座。
袁麗梅博士首先介紹了王爾德其人其作的特點👏🏽,以及20世紀30-40年代中國文壇對王爾德的正反評價,深入分析得出造成評價差異的原因均來自對王爾德作品與現實、社會、人生的聯系的理解差異。袁博士繼而介紹了彼時中國社會文化語境的特點,提出當時中國正處於“救亡圖存”的興國探索之路⛹🏼♀️,不少有誌之士通過話劇這一特殊形式與大眾對話,以達到改良社會的目的。之後,袁博士以王爾德的《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為個案🦸🏼♂️,非常形象生動地分析了中文譯者洪深在背景塑造👰🏿♀️、人物刻畫等方面的改譯策略以及翻譯效果,清晰地呈現了社會語境和譯者目的對翻譯的影響力🤵🏽。
袁麗梅博士清晰、生動的講解激發了在座師生對這一研究課題的興趣🧷,講座後大家就王爾德作品在西方的影響及評價💦、洪譯本所在的社會語境特點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獲益良多。
(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