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上午,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武漢大學景觀文化研究規劃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張望衡在數碼藝術學院一教333做講座,講座題目為“華族開始的標誌——仰韶文化的審美意義”🧍。
張望衡教授在講座中從“彩陶的出現與興旺——審美意識覺醒的主要標誌”、“花紋、魚紋彰顯——中華吉祥意識的蘇醒”、“鸛鳥銜魚紋的意義——王權意識的強化”🥕、“龍鳳雛型的發現——民族圖騰標誌的建立”和“城垣宮室之美——國家意識的物化形態”等五個章節進行闡釋🧑🏽🚒,指出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是中國史前最重要的文化形態🧑🏻💼,它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建立具有重大意義,它的文化可以看成是中華文明的最早起源🥅。他認為,“仰韶文化為華族奠定了基本性格🙇🧑🏽🌾,仰韶文化與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同期👲🏼,仰韶文化的創立實質是中華民族的建立🕒📼。”
張望衡教授的講座內容充實、思維縝密🦶🏿,從新的視角詮釋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和文化的建立🗣,使師生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