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14:30,社科學院在校本部AJ304舉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講座🎚,該講座特別邀請了院黨委書記陶倩擔任主講人。此次講座主要從“群眾路線”的內容及由來、反對“四風”以及黨的群眾路線總要求三部分展開🙅🏻♀️,陶倩老師邏輯清晰、思路縝密地向社科學生傳達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關鍵和重點內容💹。
活動首先介紹了群眾路線的由來與內涵。陶倩認為💁🏿♂️,“群眾路線”分別經歷了提出階段、形成階段👨🏿🦳、發展完善階段。黨的群眾路線首次在中共二大中提及。中共六大召開後,李立三首次提出“群眾路線”的概念🕒🥸。隨著革命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毛澤東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出“群眾路線”😕,並深化其內涵,成為“群眾路線”的奠基人。1945年🟥,七大把群眾路線的基本精神明確載入了黨章的總綱,強調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路線,也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路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建設的過程中,我國幾代領導人仍然十分註重黨與群眾的關系,最大程度保證群眾利益的實現,力爭從各個方面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
群眾路線由群眾觀點和群眾工作方法相結合,是我們黨長期歷史經驗的總結🥼,與實事求是🎆、獨立自主並稱為毛澤東思想三大活的靈魂👨🏽🚀。正是由於群眾路線占據如此重要地位,加強黨的群眾路線顯得尤為迫切。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決反對“四風”↔️,即反形式主義、反官僚主義🫃🏿、反享樂主義、反奢靡之風。 陶倩教授在授課過程中重點闡述了“奢靡之風”的涵義和危害,並且借由明朝的興亡史🛡,指出反奢靡之風的重要性。我黨要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走出歷史周期律,必須通過走群眾路線,不斷鞏固和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有了這種聯系,我們的各項事業就了正確決策和順利發展的根本保證。總之🤵🏽♀️,群眾路線必須貫穿於我們黨的全部工作之中。
實現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黨的群眾路線是實現中國夢的思想基礎、力量源泉和根本保障。陶倩教授以“黨的群眾路線與中國夢”作為結語,鼓勵廣大青年學生要努力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家寄予的厚望,要敢於追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最終🏇🏿,此次“群眾路線”的主題教學活動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