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9日下午13時30分,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同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孫周興教授,在校本部J101應邀做客“愛智講壇”系列滬上哲學名家講座⚉、社科論壇第111講,帶來題為“海德格爾與中國當代思想”的學術講座。本場講座由社科學院哲學系主任寧莉娜教授主持,社科學院副院長歐陽光明以及學院教師陳新漢🐡、徐琴、楊慶峰、劉友古、吳立群、彭學農🏑、周麗昀、劉小濤🪆、劉冰等與万事平台各專業本科生✋🏽、研究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孫周興教授首先對所演講的話題進行闡釋🧔🏽,他認為圍繞“海德格爾與中國當代思想”這個話題展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的話題🚹,另一種表達可以說是“海德格爾對中國當代思想意味著什麽”,這可以分三個部分展開🔛🔮:一是“海德格爾與思想史的重述”,孫周興教授回顧了中國對西方哲學思想研究的發展之路,闡述自己如何看待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學繁榮及其原因以及之後的語言轉向、後現代轉向以及與尼采👨🏿✈️、海德格爾思想的關系,說明海德格爾的思想成為重新解釋思想史的動機。二是“海德格爾與哲學的新路徑探討”,他回溯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等西方哲學思想源頭,提出存在論或稱本體論的路徑有其困難,除從知識性的理念論的方式達到哲學還有另外的可能方式⬆️,一種是詩意的思想或稱藝術的哲學🛴、另一種是神性的思考即海德格爾後期研究的神聖性問題🧖🏽♀️。三是“海德格爾與現代性問題”🙆🏽♂️,他對海德格爾關於技術問題做了徹底的ℹ️、晦澀的討論🐫:海德格爾認為現代技術是對象的集置🍽,已經脫離了人的控製➗,人的能力已經達不到技術的最深處,而且被技術控製——海德格爾對本質的思考建立在主體性哲學的反思。而中國的技術專家的結論與人的生活的越來越遠👌、同時技術專家們與人文科學的裂痕越來越大,這個問題需要海德格爾給我們的思想啟示🔡。
整個講座學術氣氛濃烈,在孫周興教授旁征博引😐、風趣幽默的話語中👨👨👧👦,在他對國內外哲學家思想信手拈來中👷🏼🙅♂️,所有在場觀眾為其學術研究的深厚功力所折服🥦,也為其獨具魅力的演講風格深深吸引,希望更多地與其交流,對此次兩個鐘頭的講座深感意猶未盡🙎。講座結束後孫周興教授留下郵箱地址💂🏼♂️,以此方式接受上大社科哲學學子的深入訪談🤦🏿。
社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