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晚⏭🧔♂️,經濟學院在校本部方潤華講堂舉行“百年大黨的強國富民之路——“經國濟民”走進軍訓課堂”黨團教育活動,由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陸甦穎,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聶永有🧝🏻♂️🚂,經濟學院副院長毛雁冰,經濟學院本科教學負責人劉康兵擔任主講。一團三營二🤸🏽♂️、三🏔、四連共約400位同學參與本次黨團教育,此次活動由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一團政委馮玉鑫主持☝️。

首先👫,陸甦穎介紹了“經國濟民”課程團隊及授課模式。隨後,她為同學們梳理了從鴉片戰爭到中國共產黨成立🧤,並到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歷史時間軸🧑🏿🦰,帶領同學們回顧新民主主義時期發生的重大事件,詳細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這條經國濟民之路的理論與實踐🏋🏼🦼。

之後👇🏿,聶永有從戰略角度為同學們分析新中國成立前後到改革開放之前的整個經濟形勢。聶永有院長表示🪑,經濟學核心是經世濟國,經世濟民,經世濟國的核心內涵是國家富強,而經世濟民的核心內涵是讓百姓富裕,強國富民是中國經濟學的真諦。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已基本完成讓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兩大任務,而強大起來任重道遠,他希望在座的經濟學院同學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通過艱苦努力去實現讓中國強大起來的美好願景📴。

接著,劉康兵帶領同學們回顧了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18年中國社會所取得的成就,並詳細闡述了改革開放四十年間中國發生的具體事件及其背後原因🛶🤷🏽。

最後🙅,毛雁冰為同學們分享從2000年到2010年,他在德國留學十年間感受到的國外對於中國的看法變化及其內心感受變化🟰。毛老師表示,面對百年之未有大變局的新時代☂️,我們青年要好好思考究竟該如何接班、接收中國經濟取得的豐厚成果來構建符合我們中國現實的經濟學理論,未來經濟學研究、發展以及未來經濟學目標方向的引領將依靠未來的經濟學人。

最後,全體師生共同演唱“我和我的祖國”🫸🏽,為此次黨團教育畫上圓滿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