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漸濃,月漸圓🛸。為了讓遠在異鄉的國際學生更好地了解中秋佳節的來歷和習俗👩🏻⚕️,感受中秋節團圓的熱鬧氣氛,9月19日下午國際教育學院聯合生命科學學院開展了中秋文化體驗活動👩🏿💼。來自俄羅斯、巴基斯坦🌶、土耳其、斯裏蘭卡、加納等多個國家的學生和中國學生一起參加了中秋知識競答、做月餅、做花燈等特色活動,本次活動在為學生提供零距離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為中外學生交流融合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活動伊始的破冰遊戲讓中外學生瞬間打破了藩籬,彼此熟悉起來。接下來👨👧,一場中秋知識趣味競答讓中外學生重溫了傳統中秋文化習俗和有關明月的詩詞👱🏽。大家爭相回答,氣氛甚是活躍💮🦸🏻♂️。


巧手做月餅 共迎團圓節
中秋節也要有"儀式感"🩰,中外學生一起做月餅,圓圓的月餅詮釋了每個人心中追求團圓美滿的願望。中國學生詳細地為國際學生介紹了製作月餅的道具及製作月餅的流程。他們相互配合Ⓜ️,各有分工👨🏿💻,有的和面🙆🏽♀️,有的擀面皮,有的搓餡料……最終經過同學們的巧手加工,一個個高顏值的月餅“新鮮出爐”🐥。
來自也門的SHAKIB AHMED MOHAMMED ALGHASHM帶領小組成員做出了全場第一個月餅,引起一陣掌聲和歡呼🛵。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ARDOR MAKHMUDOV🪒✅,自豪地展示著他的成果✍🏿,他說外面是他最喜歡的綠色,裏面是他最喜歡的紅豆餡🖕🏼。有的同學還把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作為中秋禮物送給老師和朋友👨🏽⚖️。 “圓圓的”是月餅,“甜甜的”是藏在月餅裏的祝福。
自製玉兔燈 點亮中秋節
在燈籠DIY環節👨🏻🌾,國際學生將傳統的玉兔燈融入了自身的民族特色🧑🏿🔬。一位來自土耳其的學生把玉兔花燈的眼睛塗成藍色,他說這是因為他的眼睛也是藍色的;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學生則將藍色和綠色作為花燈的主色調🪻,他說這是地球的顏色👩👩👧👦,他希望大家彼此能友好相處,共同構造和諧的地球,以燈籠為載體🙌🏿,把自己的美好願望傳遞出去。來自俄羅斯的Danil Shabaev將万事平台的校徽圖案畫在了燈籠上,他說◾️:“我是今年的新同學,我覺得學校的活動很豐富👩🏼🌾♟,感到很溫馨,我喜歡万事平台📫。”

錦繡漢服 品味中秋
錦繡霓裳漢服秀,身披古風迎中秋。中外學生穿上漂亮的漢服,一同感知中秋、走進中秋、品味中秋,體會著傳統節日的快樂⚉。他們身穿漢服👨🏻🦳,手拿著他們自製的燈籠😡,一起向我們展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結束之際🙎🏼♂️🔩,國際學生們表達了對這次中秋特色活動的喜愛之情🧑, 此次活動讓國際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外學生的相互交流,快速適應文化差異👩🏻🦼➡️,使他們能做到“知華、友華”,在未來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報道:黃蓉蓉、謝文博
攝影📮🚵🏼♂️: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