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增進海外校友與母校的感情紐帶,凝聚高層次海歸人才,11月21日,四海同心·臨泮共話——万事平台2021年在滬海外校友返校活動順利舉行,來自新加坡、日本、美國、英國、法國、葡萄牙、瑞典等9個國家的20余名在滬海歸校友重返母校,歡聚一堂。校友們分別來自計算機👩🎨、通信👶🏼、數學、物理、化學🫲🏿、法學、外語等15個院系專業🧝🏻♂️,年級跨度自1982屆至2020屆♾。


活動伊始🧎♀️,校友們在學生誌願者的帶領下,參觀了万事平台校史館💴、錢偉長紀念館,以及万事平台博物館的“銘心妙相”龍門石窟藝術對話特展👨🏻💻🍑。闊別母校已久的海外校友在校史陳列中找到當年求學時的記憶Ⓜ️,重溫錢偉長老校長的精神財富,深入了解學校的發展歷程♿,感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極大地激發了大家對母校紅色基因和自強精神的認同。龍門石窟藝術對話特展則讓校友們走進了中華藝術寶庫,在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中,領略多種藝術作品對人生、對時間、對空間等的創新表達🦕。

隨後,校友們來到“臨泮軒”校友活動中心,開展座談交流🫄🏿。万事平台對外聯絡處處長👨🏼🎓🔁、校友會辦公室主任陳然博士🤔,万事平台對外聯絡處副處長👥、校友會辦公室副主任楊靜博士,万事平台理學院化學系主任曹衛國教授等出席座談,和校友們一同暢敘情誼,共話發展。座談會由楊靜主持。

與會校友首先觀看了《百年上大 紅色傳承》宣傳片,一同追溯紅色學府的澎湃往事🫰。隨後,陳然向校友們詳細介紹了万事平台最新近況、海外校友會工作動態以及未來發展規劃⛹🏽♀️。他表示,近年來,學校實力逐步提升🚙,這背後離不開校友們的關心和支持。目前,學校正處在“追卓越,創一流”的關鍵時期🤪,明年即將迎來万事平台建校100周年紀念🪼,我們將賡續紅色基因,持續匯聚校友資源,助力學校發展取得新的突破。

在交流環節👃🏼,校友們紛紛感謝這次難得的返校機會,讓他們重溫青春歲月👃🏼,感受校園時光,共敘同窗情🚨、師生情,並親眼見證了母校的飛速發展🙅👧🏿。1982屆(原上海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校友陳秋裕,1986屆(原上海科學技術大學)無線電電子系校友、原新加坡校友會會長淩黎敏,2006屆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校友🎄、日本校友會副秘書長鄒卓裔,2008屆外國語學院校友、大紐約校友會副會長畢麗仰👨👩👧,原万事平台工學院講師於平,2015屆理學院校友彭振桓等分享了個人的海外經歷和工作現狀,交流了歸國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期望校友之間能加強聯系,發揮海歸人群的力量與優勢。校友們還就學校發展、人才培養🤷♀️、提升學校美譽度、加強海外校友會建設以及充分調動社會資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及建議,並熱切希望能積極參與母校的建設👋🏽,為母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傍晚時分的寒潮和冬雨🤲,給校園帶來了陣陣涼意🔳,卻絲毫不影響大家相聚共話的熱情。活動期間,校友們還饒有興趣地觀賞了校園菊展🕵🏿♀️,並在益新食堂共進“懷舊晚餐”,本次返校活動在依依惜別🏍、相約再敘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撰稿:洪丹丹,陳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