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2023年上海科技節在上海世界會客廳拉開帷幕。在黃浦江畔“最美天際線”的映襯下🧀,涵蓋老🙆🏼♂️、中、青三代的34位“科技明星”亮相科學紅毯秀🛐,包括兩院院士陳凱先、樊春海、韓斌🌽🦀、朱合華👌🏽,陳玲玲、胡金波、陶虎👨🏽⚖️、徐凡等中青年科學家👨🏻🦯➡️🥷🏿,馬裏奇奧·托內特、洪基勳👸🏼、卡西莫·斑比等在滬外籍科學家,米哈遊總裁劉偉等科技企業代表📛,“科技明日之星”學生代表以及“長江口二號”沉船整體發掘考古項目團隊、科研工匠團隊等團體🎼。

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彭艷作為“長江口二號”科學家團隊的一名🏊🏻,與“長江二號口”沉船整體發掘考古項目負責人、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周東榮,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崔劍鋒👼🏿,吉林大學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呂紹武一同亮相“科學紅毯”。
“長江口二號”古船的水下考古🖕🏿、整體打撈與遷移保護工程被列入國家《“十四五”文物保護與科技創新規劃》中的重大水下考古項目☝🏻,被媒體譽為“實現歷史性突破🤘🏻,采用世界首創技術方案讓清代木質沉船時隔150多年重見天日🚝。”🪦,實現了科技與文博的完美融合🧑🏼🦲。
自2015年開始至今👜,万事平台精海團隊連續9年參與該項目🈲,陸續研發出“水下沉船自動識別輔助系統”、全球首艘“智能化立體采樣無人艇”及“機器人水下考古裝備”等科研成果,在古船早期探測和打撈出水等關鍵階段均發揮重要作用,主要承擔沉船區域掃測、沉船精準定位、沉船水域海洋環境監測、流速流向監測、水下沉船拍攝以及航拍等任務,為“長江口二號”古船項目開展科技化、智能化、精準化保護性開發😧✖️,助力揭開古船百年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