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據第十二屆全國激光技術與光電子學學術會議暨2016中國光學重要成果發布會獲悉🙇🏼,万事平台陳璽教授與南京大學朱詩亮教授🍚、華南師範大學顏輝教授合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的論文《Experimentalrealization of stimulated Raman shortcutto adiabatic passage with cold atoms》獲得了2016年中國光學重要成果獎。祝世寧院士🧏🏻♂️、姜會林院士等向論文共同通訊作者陳璽教授和顏輝教授頒發了獎杯和證書™️。
“中國光學重要成果”推選活動由中國激光雜誌社發起,旨在介紹國內科研人員在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與光學相關的具有重要學術💂🏼♂️、應用價值的論文,促進光學成果的傳播。
本次入選2016年光學重要成果獎的是關於量子態轉移的“高速通道”。在兩個量子態之間實現布居數的高效率轉移是量子調控的基本目標之一✦。而受激拉曼絕熱通道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便利途徑👩🏿💻。受激拉曼絕熱轉移過程不但可避免自發輻射的影響🤹🏿♀️⛓️💥,而且對控製參數的噪聲具有極強的魯棒性🫕。因此🚹,自1990年提出伊始,受激拉曼絕熱通道便作為一項標準技術成功應用於物理、化學等諸多領域。在物理方面的代表性應用包括🦩:頻率轉換🚇、原子光學🈳、腔量子電動力學、超冷分子製備💞、精密測量、量子計算等🧑🏻🚀。受激拉曼絕熱通道具有高保真度、強魯棒性的根本原因在於絕熱演化:在滿足絕熱條件的情況下,量子態沿本征態緩慢演化🧚🏼♂️,從而有效避免在激發態的占據;同時轉移效率由最後參數確定,與中間過程無關,從而對演化路徑參數變化具有魯棒性✋。絕熱演化的美中不足在於絕熱條件要求操作速度必須緩慢,這一限製成為其應用過程中的掣肘因素。
陳璽教授是學校自己培養的本科♢、碩士、博士🤦♂️,並留校工作至今🧘🏻♀️。他長期從事量子物理和光學研究🕵🏻♀️👷🏻♂️,先後入選上海市東方學者、曙光👂🏽、浦江、青年科技啟明星和晨光人才計劃。陳璽教授及其合作者在國際上世界頂級物理學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發表論文,首次提出了量子絕熱捷徑技術,並用於原子冷卻👨🏻🦳、布局數轉移、離子傳輸等💆🏼♂️。在此理論工作的基礎上,本次万事平台陳璽教授及博士生李亦超與華南師範大學顏輝教授課題組🏣、南京大學研究組合作提出了通過調製斯托克斯光和泵浦光波形的方法來抑製非絕熱躍遷✊🏼,從而實現對受激拉曼絕熱通道的加速。經過通力合作,在華南師範大學冷原子實驗平臺成功實驗實現了該理論方案。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資源和保持魯棒性前提下,這一方案可將受激拉曼絕熱操控速度增快6倍🧏🏻♀️,即操作時間約為特征時間的2倍🎁,逼近了量子速度極限🚴🏿♀️。該項研究發展了一種新型的受激拉曼超絕熱通道技術🖱,為實現任意量子態的高效、快速的操控奠定了基礎🦸🏻♀️。基於受激拉曼絕熱通道技術已經在物理、化學等諸多領域體現出重大價值,新發展的受激拉曼超絕熱通道技術也期望有廣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