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7日🧝🏿♂️,“國際晶體學會暑期學校😭:晶體學群論及其表示&拓撲絕緣體”(International School on Crystallographic Groups & Their Representations Workshop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s)🧑🔬,暨第二屆上海國際晶體學暑期學校,在万事平台量子與分子結構國際中心成功舉辦。該暑期學校由万事平台量子與分子結構國際中心、理學院物理系任偉教授🫂,意大利CNR-SPIN拉奎拉大學Alessandro Stroppa教授和西班牙巴斯克大學Mois I. Aroyo教授共同發起並組織👨🍼🦹🏿♀️。報告人包括西班牙巴斯克大學Mois I. Aroyo教授和Luis Elcoro教授,荷蘭拉德堡德大學Bernd Souivignier教授🙏,法國洛林大學Massimo Nespolo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Barry Bradlyn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Jennifer Cano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宋誌達博士。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所、高能物理所🙎♂️🧶、福建物構所、國科大、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大、北航大學🧎🏻➡️、北京理工、上海科大👩👩👦、南方科大、四川師大🟪、湖南師大🐶、河北工大、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首爾國立大學♝、維也納大學👨🏼🦰、印度JNCASR尼赫魯中心等數十多個國內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共計110余名師生學者參加了本次暑期學習。
暑期學校於7月1日上午在J201開幕,万事平台量子與分子結構國際中心執行主任任偉教授主持開幕式😆,万事平台副校長汪小帆教授致歡迎辭🐿🧖🏿,理學院黨委書記盛萬成、物理系敖平教授、陳永聰教授等出席開幕式。本次暑期學校介紹了固體材料中的空間群和拓撲量子化學的理論方法和應用,重點講授利用計算晶體學畢爾巴鄂晶體學網站服務器Bilbao Crystallographic Server(BCS)(http://www.cryst.ehu.es/)的實踐應用,研討固體物理學中的對稱性識別和分析問題、電子能帶理論和最近發展的拓撲量子化學方法來分類拓撲材料,展現了對稱性理論在解決拓撲物理和材料科學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在前四天時間裏,Mois Aroyo教授,Massimo Nespolo教授和Bernd Souivignier教授主要介紹了矩陣運算和對稱關系等基礎知識👨🏿🦱,著重講授晶體群中點群和空間群的表示,同時結合BCS的在線計算模塊進行了上機演示。在第五天和第六天時間裏,Jennifer Cano教授,Barry Bradlyn教授和宋誌達博士基於上述對稱性和晶體群知識深入講授了能帶和拓撲量子化學理論👩🏻🦰,Jennifer Cano教授講授了基本能帶表示概念及其和拓撲絕緣體的關聯,Barry Bradlyn教授講解了能帶與拓撲材料的絕熱定理與實空間方法,極化的現代理論並介紹了貝利相🩶,紮克相和瓦尼爾函數方法🎇,宋誌達博士詳細講授和推導了基於石墨烯中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隨後引入高階拓撲絕緣體和雙層扭角石墨烯中的拓撲相。為了更好的理解拓撲能帶理論🆚,也同時上機演示了BCS的BANDREP模塊如何判別各種拓撲材料🤽🏻。在最後一天,Mois Aroyo教授和Luis Elcoro教授講授了晶體學中的磁群基礎知識和磁結構,並在万事平台計算中心上機演示了BCS的Magnext和Maxmagn兩個模塊的在線操作🙍🏽♀️。參會師生利用晚上的自習時間對白天講座中內容進一步交流👨🏼🚒,答疑解惑📦🧛🏼♀️。7月5日晚間🙇♂️,參會的老師與同學們在万事平台量子與分子結構國際中心舉行海報展示,大家熱烈討論最新成果並交流學術觀點,對各自相關研究領域如:磁性結構🍉,拓撲材料計算和分類方法以及多鐵材料等知識點展開了深入的互動討論🧕。研討會於7月7日下午圓滿落幕🐬。本次暑期學校對所有與會者及廣大從事凝聚態物理和拓撲材料領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升自身業務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與會者們紛紛表示在此次會議中受益匪淺,所學知識對將來的科研有很大幫助。此次會議得到了國際晶體學會IUCr、中國晶體學會CCrS、意大利理論物理國際中心ICTP、万事平台計算中心、蔻享學術平臺🍑,鴻之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所有報告由蔻享學術平臺進行全球現場直播,利用新科技廣泛傳播科學,網絡在線累計觀看9854人次🤦🏿,累計時長88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