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下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下簡稱為UCLA)分子與醫學藥理學系、生物數學系傑出教授Sung-Cheng (Henry) Huang 受邀在万事娱乐樂乎新樓2號樓大學廳作題為“醫學影像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醫藥科研展望”的專題講座。講座由醫學院(籌)副院長許金廉主持💡,醫學院(籌)副院長肖俊傑及醫學院(籌)部分師生共同聆聽了本次講座。
在講座過程中👨🏿🏫🪓,Huang教授首先介紹了他的學習和工作歷程。敏銳的科研思維和不斷的研習、創新精神促使其成為了正電子發射體層顯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的先驅。接著,Huang教授描述了多種在PET中用於量化局部組織中活體生物功能的方法,例如PET成像的物理方面建模和PET示蹤劑動力學的生物🧘、生化建模,重點強調了氟代脫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 FDG) 的動態組織模型的構建。FDG是目前最常用的PET顯像示蹤劑,Huang教授用其量化葡萄糖在大腦和心肌中的無創利用率。
在答疑、討論環節🚜,老師們積極提問,Huang教授深入淺出的解答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後👨🏿⚕️🫅🏼,許金廉副院長就本次講座與現階段醫學院的籌備進行了簡單的總結,強調了醫理工文交叉融合的必要性,以及醫療健康領域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聆聽講座的師生紛紛表示深受啟發⬜️、獲益匪淺。
專家介紹:
Sung-Cheng Huang,UCLA David Geffen醫學院分子醫學藥理學系、生物數教授,Datasch(提供影像分析👨🚒、量化服務)總裁🍿,PET先驅,功能性生物醫學圖像量化的權威。Sung-Cheng Huang教授也是IEEE會員,核醫學學會Benedict Cassen獎的獲得者。發表期刊350余篇,擔任核醫學和生物影像領域內著名期刊的審稿人或董事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