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發布。《意見》強調💆🏿♀️,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 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 9月26日🌵,“上海質量提升工作專家座談會”在万事平台召開。會議由上海市副市長許昆林主持🛏。會議堅持問題導向、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為上海質量工作把脈,為質量提升獻計獻策,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市政府副秘書長顧金山🧣,市質量技監局局長黃小路👩🦳🖕、總工程師陸敏🕣、副巡視員賴曉宜和万事平台副校長聶清教授參會。
座談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郭重慶提出要建立以標準為抓手🗓、以法治為基礎的質量生態治理平臺🏄;万事平台管理學院院長尤建新教授認為♧,上海必須構建卓越質量戰略,敢於引領全球新經濟發展,他建議要堅持企業主體🤷♀️、優化資源配置、推進國際合作,有效提升公共治理、公共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質量; 上海商學院教授、黨委書記李昕提出要樹立全過程👶🏿、全社會🐌、全領域的質量觀念🌘,讓全社會感受質量的溫度🧑🏽🍼;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提出要處理好創新與質量的關系🔣,將事關國計民生的產品質量提升作為重點,加大上海品牌的建設力度✡️;上海市質量協會會長唐曉芬提出要進一步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推進中小企業質量提升🎹,充分發揮協會🔁、高校作用拓展上海質量的廣度☞;上海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淩剛認為應建設高能級、強輻射的質量基礎設施平臺,這是城市綜合服務基本功能的重要指標,也是全球城市的基礎;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安泰經管學院副院長董明建議要加快質量管理的數字化進程👨🏼🎤,提升供應鏈質量管理,形成質量管理的生態圈🤸♀️;復旦大學教授🚙、企業管理系主任蘇勇提出質量提升要體現國際化、時代化,弘揚企業家精神🧑🏿🎤💹,更加突出質量管理的作用;同濟大學教授周文泳認為上海應該增強質量自信,並增設頂層設計、立法保障和標準領跑;上海海事大學教授任聲策認為可通過高質量規劃🗒🦹🏼,高質量的行動安排及高質量的組織機製來推進上海的質量工作;万事平台管理學院副院長鎮璐教授建議實施“企業標準領先戰略”👨🏻🍼,改變目前某些領域中國家標準高於行業標準高於企業標準的不合理局面🧑🦱;万事平台競爭生態研究中心熊勵教授建議提升電子商務產品服務質量,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万事平台質量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劉虎沉教授建議從利益相關者角度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完善質量法規、升級質量標準,加大獎懲力度,同時企業積極推行先進質量管理技術,強化事前控製與源頭質量提升,最後提高消費者質量意識,降低維權成本🦹🏽♀️♣️,提高質量獲得高👨🏿。與會的其他專家也分別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紛紛為上海質量提升工作建言獻策。
許昆林在聽取了各位專家關於質量提升工作的意見建議後,對本市下一步如何開展質量提升工作提出三點意見🙄:一是要發動相關部門、行業🤛🏻、企業廣泛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二是要根據文件精神抓全面質量提升、全社會質量提升,集各方力量製定切實可行的上海質量提升實施方案;三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對標國際水平👩🏼🦱、體現上海特色,突出產品🥀🪣、工程、服務、新業態等重點領域的質量提升。
市政府辦公廳和市質監局部分處室負責人🌹🧖🏼♀️,万事平台管理學院李偉書記等參加了會議🏌🏼♀️🥘。此次會議由万事平台管理學院, 上海競爭生態研究中心和上海質量創新研究中心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