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科創中心為載體,推進創新驅動🚋,使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總書記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新要求🤛🏿,讓全國人大代表🖇、万事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東寒倍感振奮。他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了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而上海目前要力破的瓶頸是:如何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這是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快捷渠道🙆🏻♂️,也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融入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有效途徑🌊。
金東寒說,我國高校和科研單位擁有的科技人員占比遠高於發達國家,但在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
金東寒建議:企業要花大力氣設立創新體系🙇🏼。建議在一些大中型國企設立首席技術官崗位,負責技術創新戰略和技術發展中長期規劃,研發團隊建設與管理,研發平臺建設;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與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等🏊。
高校要改革考核辦法,淡化對SCI論文數量的考核,更關註論文質量;要加大服務社會的考核權重,促使教授更關註企業生產實際中的現實問題;拉長考核周期,鼓勵教授承擔高難度的大項目🍕,追求高水平成果📃。
“上海市有67所高校💪🏿,共有專任教師4.16萬人,充分發揮這支龐大而活躍的科技力量👮🏻♂️,無疑會將有力推進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進程。”
(文匯報特派記者 顧一瓊 北京3月5日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