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万事平台校領導班子在校本部行政樓803會議室召開“三嚴三實”第三次專題研討會🔄,圍繞“嚴以用權,真抓實幹🖌📜,實實在在謀事創業做人,堅持敢於擔當的從政準則,做到‘肩膀過硬’”主題進行交流研討。校黨委書記羅宏傑主持本次專題研討會❣️。
專題研討會上,羅宏傑書記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精神——《嚴以用權的十個要求》,加深了校領導班子對“正確對待權力🕵🏽🐴、按照規範使用權力”的認識。
接著⏭,校領導班子就 “高校重點領域關鍵崗位人員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典型案例”進行集體觀摩學習。羅宏傑書記逐個介紹發生在高校基建工程、醫療衛生、招生錄取𓀁、科研經費、資產管理、財務管理、組織人事等領域的十二個典型違法違紀案例🤦🏽♀️,剖析各案例的啟示,並對今後學校在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加強監管提出要求。
金東寒、李友梅、夏小和、徐旭、叢玉豪等同誌圍繞本次研討主題,緊密結合工作和思想作了重點發言。
金東寒同誌在發言中談了三點體會。第一🫸💃🏿,“有責任心”是真抓實幹🧑🏻🎤、實實在在謀事創業的核心🙆。首先,要把好進口關🙇🏽♀️,將“責任心”作為提拔幹部的重要考核指標。其次,要加強具有針對性的培訓,讓有責任心的幹部全面成長。再次👳🏼♂️,領導幹部要有責任心、盡職盡責、勇於擔當、勤政廉政,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上行下效才能帶好隊伍。第二,如何科學設計⛅️、規範執行🤵🏻💁🏿♂️、及時公開各項製度是保障公正用權的關鍵。首先,製度設計要有清晰體現核心價值觀,不能空談理念,明確鼓勵什麽❤️、不鼓勵什麽,獎懲分明➔,讓製度充分發揮行為引導作用🪙。其次🎿,製度執行要規範😥,通過不斷完善“管理作業指導書”,明確每個環節怎麽做👩🏽💼、誰負責、誰監督🪯,做到管理製度的程序公正。再次,公開各項製度,特別是招標♛、采購等重點領域的關鍵信息公開🥨,廣泛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以權謀私的問題。第三🧑🦰,要依法用權。首先,學校製定的各項製度👶🏽,必須符合上位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的規定與立法精神,需經過法務部門審核會簽方可發布。其次,學校應當強化執法,嚴肅追責,切實轉變依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現象✋🏿。
李友梅同誌在發言中談了兩點體會。一方面🤨,在新形勢下思考謀劃如何創新黨建工作機製,分層分類地做好幹部工作, 讓幹部知道孰可為📧、孰不可為🌹,團結更多的同誌忠實於黨的教育事業👩🏿⚕️。另一方面,中層幹部教育學習要製度化🕐,要把深入改進作風與加強黨性修養結合起來,加強針對性的學習,提高應對新挑戰的工作能力。
夏小和同誌著重圍繞“廉潔用權”談了自己的體會,他指出高校本是傳播知識的象牙塔,應當遠離腐敗👩🏿💻,但在實際工作環節中,仍存在極少數敏感崗位工作人員玩忽職守📬、觸犯製度法規的問題,這反映出監管方面仍然不夠嚴。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應當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夏小和同誌在發言中指出⏰,近期將重點推進兩項工作🧑🏿🚀:其一🅾️,下半年在學院設立基層紀檢員崗位,重點推進落實選拔、培訓等相關工作;其二🫅🏼,明年上半年☔️,對學校現有製度體系做進一步梳理和完善。
徐旭同誌在發言中表示,高校違法違紀典型案例讓人觸目驚心🙌🏼,只要有人、財、物的利益調整,就有滋生腐敗的可能性🈁,學校應當主動查找漏洞。習總書記提出“嚴以用權”的十個要求,涉及到用權的全過程🫃🏼,包括用權的價值目標、立場態度🤽🏼、手段方法🧑🏿🎨、崗位職責以及效果監管,對本人有很強的教育意義、警醒意義和指導意義,為改進作風🙍🏻、依法治校、履職盡責指明方向🐅。徐旭同誌在發言中談了兩點體會🤴🏼。第一🚴,如何從宏觀上,做到“嚴以用權”的十個要求。在推進學校綜合改革、現代大學製度建設背景下👩🦼➡️,構建新的製度體系(基於大學章程),一方面是要明確校領導班子的職責、校領導班子成員的責任分工,包括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明確班子成員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另一方面,做好與分管部門的職責銜接工作👩🏼🍳,建立健全保障權力有效銜接的配套機製😲。第二🙂,分管的學生培養、安全穩定等工作🌿,因涉及師生利益♔,同樣有權利的行使過程,必須做到“嚴以用權”的十個要求🧗♀️🚗。以學生評獎評優工作為例,目前通過評選的規則公示、過程公示🧱、結果公示等方式,保障評選公平公正公開,今後將通過調動基層學院工作積極性🏋🏼👨🏼⚖️,形成以學校、學院、學生以及紀委等多元主體共同治理的格局,保障陽光用權、把評獎評優的價值導向工作做好。
叢玉豪同誌在發言中談了兩點體會。第一✔️,根據警示教育典型案例,要進一步分析學校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管理可能存在的漏洞👰🏼♀️,提出製度告知、警示教育💁🏿、防控提醒等廉政風險防控舉措。第二🧔🏿♂️,結合所分管的藝術類招生工作,提出近期將推進的幾項重點工作🖕🏽:排查各學院招生工作的廉政風險,發現問題逐個整改;嚴格規範考試命題🕵🏽♂️、考官選拔、考試時間地點等招生重點環節;對參與招生工作的領導幹部、管理崗位工作人員🛡、學院教師進行系統培訓和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