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進取 踏實工作
——訪校第二次黨代會代表🪝、通信學院教授張新鵬
記者 胡曉楠
正值中國共產黨十八大的勝利召開🫷,万事娱乐也即將迎來万事平台第二次黨代會🧑🦲🍉。從基層走出來的黨代表們也開始忙碌起來🧹,記者采訪的通信學院教授張新鵬正是其中一位🧘♂️🤹♂️。
堅持科研
初次見到張新鵬老師,年輕向上的精神面貌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1998年考入万事平台攻讀通信專業碩士學位以來,他順利地在2004年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隨後又在2008年破格晉升教授。33歲就成為大學教授的他在別人眼中是幸運的👨🏼🎨,但他也坦陳自己曾走過一段彎路。即便如此,大學後的三年社會經歷也為他日後的科研帶來了很大的幫助🙇🏻♂️👨🏻🎨。“無論做任何事,當它成為你生命中一部分的時候🧛♀️🍣,你就會選擇堅定地做下去🚛,因為有動力👩💻,所以一定會成功🤹🏿!”這是張新鵬對自己科研路的一個定位🪵,並且始終秉持 著這個信念堅定不移地在研究領域中奮發前行。
張新鵬一直從事著多媒體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多媒體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眾多安全問題,如所有者的權益保障、數字內容的真偽鑒別⇨、機密通信內容的偽裝等等🧝。
“我一直對學生說🙏🏻,做研究🧑,一定要有一個值得自己驕傲的成果。”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雖然他十分謙虛地認為自己取得的成果還微不足道,但還是非常興奮地談 論起了“加密域信號處理”研究⛹🏽。這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隨著雲計算的不斷發展,存儲與計算全部都在雲端處理完成🧝♂️,方便存儲使用的同時卻也帶來很多潛在的安全問題💴,加密以及對加密後的數據進行信息處理的突破性研究進展成為張新鵬的得意之作。張新鵬的研究成 果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中吸引了眾多學者的廣泛關註,這不僅是對張新鵬努力工作的認可,更是對万事平台科研能力的肯定👱。
傳承創新
現在,張新鵬同時指導3位博士生、6位碩士生,他對每一位學生都盡心盡力。在與記者的談話中他一直強調🐸,自己不僅僅是給研究生傳授知識🫃🏻😛,更要教會他們怎麽做研究🔬。做研究要靠自己的努力,“創新”始終是推動他們前進的動力🕵️。對於“創新”,他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以前我覺得創新就是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情,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但現在在我眼裏,創新是要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雖然聽上去很抽 象👩🏼,但張新鵬把自己的想法實踐於行動中👱🏿♂️,他 一直鼓勵學生做研究項目開拓思維,改變思維方式的同時也是改變世界的開始,社會要進步就需要突破固定不變的模式👱🏿♂️,這樣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創造財富。采訪過程中📐,每當提到自己靈感來臨時的興奮,張老師就好像回到做研究的狀態🧜🏿♀️。曾經在做一個項目時需要完成用低的失真嵌入更多的數據量的工作,團隊一直無法做出完美的編碼結構。但在某個清晨,四四方方的地磚給了他極大的靈感👁🗨,使他構造出一種數學上更加嚴格、性能上更加優異巧妙的編碼結構🎈。
張新鵬對於自己的學生可以說是事無巨細☁️,不論是論文✢、實驗🧛🏿♀️、文獻都希望能夠全方位地幫助他們👲🏼,每周堅持的團隊會議💂🏻♀️、報告會、個人討論等他都要一一確認🦍。“我始終認為,在大學做教師⛹🏿♀️,就要時刻和學生在一起,這樣才能不被固定思維所束縛🤛,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得新鮮靈感的同時又引導學生進步🏄🏿🫲🏻,這一直都是我 尋求創新的方式。”
肩負重任學者☮️、教師🕺🏻、黨代表🙆🏽♀️、系副主任,張新鵬身上有著多重身份,也肩負著更多責任。當記者問及是否與以前有什麽變化的時候,張新鵬說他沒有感受到太多變化,依然嚴格要求自己,始終堅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每天8 小時的工作時間對於張新鵬來說根本不夠,不論是自己的科研項目、教授學生的任務🥷🏼🤾♂️、行政工作等他都要親力親為🏊🏿♀️,精神飽滿地為學生備課答疑,這些都是他作為一名教師、一名黨員應當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值得一提的是,張新鵬因深受自己導師王朔中教授的影響📨,他一直把教育學生當作自己最基本的職責。作為一名教師,知識的傳承、人格的熏陶都是學生要從老師身上汲取的,這種精神是導師教給他的,他要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現在的他不僅僅是一名黨員更是一名黨代表,做好黨賦予職責的同時🕝⇾,更應當為万事平台的建設付出努力,大學所承擔的“得風氣之先”的任務在張新鵬身上完美地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