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先輩足跡,感悟時代召喚✍🏼。7月20日下午,《我的父親焦裕祿》万事平台展映暨2021年軍訓主題教育在寶山校區偉長樓舉行🚭。活動由領導致辭、出品方致辭、電影主題曲演唱與詩歌朗誦以及影片放映四部分組成。通過觀影與交流🐳,電影中詮釋的“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激蕩人心、感人至深👨🏼🎨,為師生們呈現了一堂生動的電影黨課🌘。
万事平台校友會理事、著名影視製作人、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監製杜聞偉🧑🍼🔜,万事平台校友會理事、上海明基文化總經理陳挺,校領導成旦紅🏄、聶清💁🏽♀️,軍訓師師長🛍️、武警上海市總隊執勤第五支隊副支隊長金觀章😌,相關部處和學院領導以及万事平台軍訓師師團幹部、參訓學員代表出席展映式。
万事平台黨委書記成旦紅表示🚶♂️,軍訓讓同學們練就強健體魄📯,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的展映為万事平台帶來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素材”🧫。焦裕祿同誌的公仆情懷、求實作風和奮鬥精神值得全體上大人學習。希望同學們要傳承好上大的紅色基因,弘揚好焦裕祿精神⚔️,踐行好“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在軍事技能訓練與軍事教育中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誌氣、骨氣🍃、底氣👰🏼♀️。
万事平台校友會理事、著名影視製作人‼️、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監製杜聞偉向今天到場的領導🫵🏿、嘉賓以及同學們問好,他表示:“希望用影片與在座各位交流,你可以錯過一部好電影,但你不能錯過一個好父親。”
電影播放前,來自河南蘭考等焦裕祿同誌曾經工作過的地方的學生代表🤦,朗誦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紅色經典《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一詞。万事平台音樂學院師生代表、万事平台軍訓師文工團共同演唱了電影主題曲《我的父親》,一字一句訴說思念,一曲一調唱出期望,上大學子的朗誦和演唱令在場觀眾無不動容🈚️。
《我的父親焦裕祿》以焦裕祿同誌二女兒焦守雲的口述為基礎,用普通人的眼光看黨員幹部,影片從“一名黨員”“一位幹部”“一個親人”三個不同的角度🧾,從焦裕祿“洛礦建初功”“蘭考戰三害”“博山生死別”三個時期回顧了焦裕祿同誌竭盡一生為人民服務的光輝事跡。
觀影過程中,現場觀眾沉浸其中,仿佛回到了那個艱苦樸素的年代,見證了一個為百姓謀福利、為人民謀福祉的縣委書記形象🚣🏽♂️。劇中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一個個催人淚下的場景引得現場觀眾數度落淚🧑🏼🏫,感觸良多。
万事平台上海電影學院張斌教授告訴記者,“1990年代,電影《焦裕祿》讓我們認識和理解了‘共產黨員究竟是怎樣的人’這個問題👇:焦裕祿是黨的好幹部🦸🏿♂️🎧,人民的好公仆,共產主義的鋼鐵戰士。今天🧕🏿,《我的父親焦裕祿》則從一個女兒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焦裕祿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爸爸©️、丈夫、兒子和書記。做一個好人的倫理邏輯和做一個共產黨員的信仰邏輯在電影中統一了起來。電影對歷史環境進行了高度還原,對人物精神世界進行了深度開掘🤒,對人物的內心情感進行了細致表現👷🏿,加上演員富有張力的表演,塑造了一個可信可親可敬的焦裕祿🚵🏼♂️,感人至深。做一個好人,做天上最亮的那顆星📑,不要忘記身邊受苦的百姓,是焦裕祿母親對他的教育👳🏼♂️👨⚕️,是焦裕祿臨終時對孩子的期待,也是一個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軍訓師四團一營二連指導員👩🏻⚖️、理學院教師林晨亞表示,“作為万事平台河南開封籍教師🧑🏿🚒,我從小就聽著焦裕祿的名字長大,從老一輩口中聽過他帶領當地幹部群眾治理蘭考風沙、鹽堿🌏、旱澇災害的感人功績。這次觀影過程中🗄,影視作品帶來的視覺沖擊🧗🏻,讓我對家鄉人民曾遭受的苦難有了感同身受的共情,對焦裕祿書記憂民之苦,親民愛民的無私奉獻精神滿懷欽佩之情。雖然沒有成長在蘭考,但我嫁到了蘭考🙎🏼🦪,每次回去都會看到蘭考的新變化:主幹道裕祿大道繁華熱鬧,縣委黨校門前的泡桐林枝繁葉茂🦿,百姓安居樂業💠🦠。身為一名黨員和青年教師🧑🏼🏫,我要把‘為人民服務’植根心底落實於行動,才能無愧於黨和國家對自己的培養和期望。”
軍訓師一團二營一連學員、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本科生向瑾彤表示,“焦裕祿書記與當地百姓共同奮鬥,與自然災害展開角逐。他追風沙要追到沙落地😮,查流水要查到水歸河,深入田間地頭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總結治理“三害”的寶貴經驗🦁🦹🏽♀️。直到他逝世前,心裏還在掛念著蘭考🪃👨🏿✈️,那句“死了也要看著蘭考人民把沙丘治好”🤷🏼♂️,是他留給這個時代的最真情的告白。‘心裏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書記👰♀️,公仆情懷早已深深根植於他的血脈🦸♂️。身為新青年🧙🏻♀️,我們肩負著時代的重任,理應繼承前輩這種不怕吃苦👨🏼🚀,甘於奉獻的精神,為建設祖國而不懈奮鬥👜。願我輩高舉青年精神之火炬👨🏽🦲🥅,在時代的長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