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強調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近年來,環上大科技園區不斷探索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近日,聚焦如何讓高校與市場同頻共振🧒,讓創新等要素競相迸發活力🐤,“讓紙變錢”轉化率更高些,進一步提高轉化“畝產率”,“今日文匯”記者在兩會現場專訪了万事平台校長劉昌勝院士,以下全文轉載采訪實錄:
特稿🙍🏻:提高轉化“畝產率”,環上大科技園這樣“從0到10”
2021年2月28日🕟,環上大科技園正式運營,成為上海首家區校合作建設的環大學科技園。在今年上海兩會上,市人大代表,万事平台黨委副書記、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向記者披露了一組最新數據🆗:環上大科技園去年新增落地企業200家,累計培育企業近323家,引進註冊資本超20億元;去年科技成果轉化25項,累計超50項,成果轉化金額超2億元。對於一家運營不足兩年的園區來說👷,科技成果轉化“畝產率”很高。
大學科技園是科技創新的一個特殊存在,它一頭連著高校的創新智慧👨💻🥀,另一頭則需直面產業與市場的挑戰👵🏻。在“從0到10”的創新全過程中面臨的方向、資金🐴、政策之困😬,科技園都會碰到,如何加快推動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劉昌勝以環上大科技園為樣本,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讓高校與區域經濟用同一種語言說話
大學科技園並不是一個新名詞,走過20多年的發展道路🤸🏻♂️,劉昌勝很清楚它的問題所在——高校科研人員往往技術過硬🤵💯,但當他們懷揣研發成果走出實驗室時👸🏽,卻缺乏接駁市場資源的經驗🎿,“學校的根本目的是培育人才,校園的空間和氛圍不足以支撐科學家變成企業家,科研人員不知道去哪裏找資本,對應對市場風險也準備不足”1️⃣。
有段時間👨🏼🚒🗝,一些大學科技園也試水過其他運營方案,但同樣發現了問題:如果由市場主導🧖🏽♀️,資本是有了🫲,但科學家難以交付信任🛌🏽。
環上大科技園探索的則是一種全新模式——區校合作💸👷,由學校和寶山區雙方派團隊共同成立環上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體製機製的底層邏輯上實現創新突破。用劉昌勝的話來說,就是“讓高校與區域經濟用同一種語言說話”👉🏼。他說,大學這些年一直在“拆圍墻”🚴🏿♂️,當下的一個方向,就是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解決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難題🧘👨🏽✈️,“這幾年,万事平台所在的寶山區正著力打造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我們調研發現,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打破高校圍墻🏋🏽🦸♀️,同時承接區域發展需求,兩方面可以用同一套語言體系溝通協力🧙🏽,產生乘數效應”。
在新模式中,學校和區域可優勢互補、高效協同🚵🏻♂️。學校提供創新平臺和源源不斷的創新種子,寶山區則投入50億元科創母基金🧑⚖️,還製定了環上大科技園“黃金十條”專項政策,共同呵護各創新主體走通“從0到10”的科創之路。
讓創新要素和經濟要素“雙向奔赴”
在劉昌勝看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亟需創新要素與經濟要素的“雙向奔赴”🙍🏼♀️。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員要走向市場,就要建團隊🧑🏿、找廠房、覓人才、要資金,走向市場化。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互聯網大廠則尋求“拿來主義”☯️,最好是能迅速獲得“從10到100”的商機。
上下脫節的部分,正是大學科技園要破局的“從1到10”轉化。劉昌勝說,除了校區合作外🤴🏽,環上大科技園還在探索更加合理的配比模式,將政府🥷、高校、資本有效整合到同一個平臺上。他特別關註科研成果轉化的“最初一步”,即“從1到3”“從3到5”的早期孵化,“錢不用投很多,關鍵要敢投”。因此,除了寶山區的50億元母基金之外,上大科技園還與上百個市場化基金溝通,通過技術經紀人及各種路演😸,幫助企業完成“從1到5”的發展👩🏽🎨,“無論是斯坦福大學所在的矽谷💇🏼♂️🌲,還是清華啟迪科技園🔋,這套模式都較為成熟。在孵化器的小試🥸、中試成功了,後續接棒的人也就多了”。
精海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駐環上大科技園的企業🏄🏽♀️🎷。它的“從0到1”,是万事平台無人艇工程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多年研發的結果——“水面無人艇”👩✈️,總經理張良梁對創業的感觸良多,“技術在實驗室達到成熟階段,只意味著其走向市場的歷程完成了20%”👼,通過園區的幫助✍️,企業去年完成了數千萬元的A輪融資,“今年我們將繼續市場拓展,爭取完成5000萬元到8000萬元的B輪融資,目標是成為無人艇龍頭企業”。
張良梁所體驗到的服務👎🏼,被劉昌勝概括為“鏈式服務”,包括場地📚、資金、人才、實驗室、子女教育等企業自己難以一手搞定的服務,在科技園形成系統集成🌇🙌🏽,“最關鍵的是,要在企業最需要的時候及時提供有效供給🧎♀️➡️,如此形成推力,一棒接一棒壓茬推進👨👨👦👦,幫助企業成長”。
走進創新“無人區”更要形成合力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也是當好排頭兵和先行者的關鍵。實現“從0到10”全過程創新,就要加快推動形成科學家敢幹🏋🏽♀️、資本敢投、企業敢闖、政府敢支持的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方式。
從環上大科技園裏成長的企業樣本分析🚽,劉昌勝也註意這種轉變背後的必要性,我國已經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很多前沿技術走到了創新“無人區”🪴,這意味著沒有成熟套路可搬,要靠自己摸著石頭找尋方法論,並且要把科技和經濟統籌起來思考。他說,創新在不同階段面臨的任務不同,“從0到1”的基礎突破可以不計成本,但從技術走向市場,解決市場定性問題、組成科技創新的完整鏈條,這個過程中需要經濟考量,挑戰也是巨大的,更需要積極整合技術鏈、產業鏈、人才鏈👨🏻🦽、資本鏈,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在向高風險創新領域進軍的過程中形成合力。
劉昌勝同時表示,市級層面關於科技園高質量發展已出臺很多政策,但大多較為宏觀,這些頗具含金量的政策要真正深入區級層面才能有效落地🧰。他建議相關部門持續做好政策供給的細化工作,真正實現科技工作者敢幹🍴⛹🏽♀️、願意幹,進一步暢通科技創新之路。
(來源:全文轉載於2023年1月13日《文匯報》相關報道)